2018年5月12日下午,在公司党支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,304am永利集团支部党员及同学们满怀崇敬地参观了两弹一星纪念馆。
1960年11月,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战略导弹“东风-1弹道导弹”试射成功;
1964年10月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,3年后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;
1970年4月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发射成功。
“两弹一星”(即原子弹和氢弹、导弹、人造卫星)的研制是中国建国以来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,在此过程中,中国科学院投入40多个单位, 17000余人参加了“两弹一星”相关的工作。他们协同作战,艰苦拼搏,克服种种困难,为“两弹一星”事业的成功做出了卓越贡献。在国家表彰的23位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中,有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。
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,缅怀参与其中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院人,中国科学院经理白春礼在2013年9月3日做出批示:将怀柔火箭发射试验基地“建成‘两弹一星’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,保持这里的原貌,作为我们科学院的历史、贡献的传承”。
在志愿者的引导和讲解下,大家观看“两弹一星”研制过程中的各种照片、文件、文物和模型等数百件展品,并认真了解了中国科学院参与“两弹一星”事业的历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从中国科学院“两弹一星”历史人物事迹中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鼓舞,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攀登”的“两弹一星”民族精神。
参与“两弹一星”研制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,几十年中默默无闻,艰苦奋斗,不怕狂风飞沙,不惧严寒酷暑,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实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,创造出“两弹一星”的惊人伟业。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,我们作为中国未来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,在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道路上,也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,继续发扬光大爱国主义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勇于探索、勇于创新精神。我们应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,爱岗敬业,甘于奉献,严谨细致,团结协作,用我们的热情和奋斗,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。